在欧洲,多个国家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表达了越来越强烈的谴责。然而,由于这些国家内部存在深刻分歧,实施有效制裁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尽管言辞日益激烈,欧洲的制裁措施却未能显著改变以色列的行动。英国政府在7月22日发出警告,称如果以色列不停止加沙的军事行动,英国将考虑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此前,包含20多个欧洲国家的联合声明已经表达了对以色列限制加沙人道援助的强烈不满,同时还指出,数百名巴勒斯坦人在寻求基本生活物资时被杀害。
然而,尽管欧洲各国的立场变得愈加严厉,许多人对以色列是否会屈服于这些压力心存怀疑。特别是在没有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尤其是没有得到德国和美国这些主要西方盟友的支持下,是否能够真正迫使以色列改变政策仍然存有疑问。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经在欧洲引发了广泛的民愤,伦敦、柏林、布鲁塞尔等欧洲主要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巴勒斯坦人民在寻求食物、援助和庇护时所面临的惨状,加剧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不满。近期,几乎每天都有巴勒斯坦人在寻找人道援助时丧生,这种惨剧成为了欧盟与以色列之间关系中的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
尽管如此,欧洲国家在对以色列的立场上仍存在分歧。迄今为止,欧盟所采取的制裁措施及谴责行动效果并不明显,且并未能有效制约以色列的行动。欧盟内部不断讨论是否应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外交及贸易关系,尤其是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最近,一份内部报告指出,有迹象表明以色列可能违反了《欧盟-以色列协会协议》中的人权义务。这一协议,作为一项长达25年的法律框架,规定了欧盟与以色列之间的政治、经济及贸易合作。然而,尽管有报告指出以色列可能违反协议,欧盟尚未采取实际措施来暂停与以色列的关系。
批评者指出,作为以色列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似乎缺乏足够的政治勇气去施加更大的压力。一些学者认为,欧盟低估了自身对以色列的影响力,且没有真正利用这些影响力推动改变。伦敦查塔姆研究所的高级咨询研究员约西·梅克尔伯格表示:“尽管我们看到压力在不断增加,但这只是言辞上的威胁,而非实际行动。”
与此同时,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对以色列的定居者实施了某些制裁,包括冻结资产和对个人实施旅行禁令,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采取的暴力行动。然而,这些制裁的效果并不显著。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挪威还对两名极右翼以色列部长实施了制裁,指责他们煽动针对西岸巴勒斯坦人的极端暴力行为。英国也在5月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自由贸易谈判,并将其与西岸问题挂钩。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在本周二暗示,如果情况没有得到改善,英国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尽管他并未明确说明将采取何种行动。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也在周二通过社交平台重申了欧盟的立场,呼吁提供自由、安全、迅速的“人道主义援助”并遵守国际法和人道主义法,指出加沙地区平民的苦难已经持续太长时间,且事态越来越严重。对于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欧盟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暂停部分或全面停止与以色列的协会协议,尽管这一决策需要27个成员国的统一同意,这使得该方案的实施几乎不可能。此外,其他潜在的措施还包括暂停航空协议、阻止定居点商品的进口、限制科学技术合作以及缩减以色列公民在申根区的旅行自由。
尽管如此,欧盟各国在对以色列的立场上仍存在显著分歧。爱尔兰、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家已公开呼吁欧盟重新评估与以色列的关系,并指责以色列违反了与欧盟达成的协议中的人权条款。然而,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一直坚定支持以色列,甚至罗马尼亚也从以色列购买了防空系统,因此要实现暂停欧盟与以色列关系的目标几乎不可能。
与此同时,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对25个国家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些声明“令人作呕”,并指出西方盟友应该对“哈马斯的暴行”施加压力。以色列方面则坚称,哈马斯是导致战争持续的唯一责任方。该场冲突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南部发起袭击以来,已经持续了21个月,目前仍有约50名以色列人质被扣押。
在这些纷争中,德国作为欧洲传统上最坚定的以色列盟友,坚决反对暂停欧盟与以色列的关系。尽管德国政府在过去几个月加强了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批评力度,但其与以色列的关系深深根植于对大屠杀历史的记忆。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在过去几个月里虽然加大了对以色列的批评,但他依然倾向于通过直接表达关切的方式影响以色列。德国并未加入其他盟友的行列,签署针对以色列限制援助的谴责信。